栏目导航
资料推荐
热门资料
 
阅读内容

中国古都学会2017年年会暨北方民族古都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成功召开

[日期:2017-11-23 来源:中国古都学会 作者:肖爱玲 ]

    内蒙古自治区历史文化悠久,仰韶文化、红山文化以及游牧文明发展演化与中原文明发展进程相始终,是匈奴人、东胡人以及辽、金、蒙元诸王朝的发祥地,更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游牧民族的“捺钵”制度及都城建制对中国古代都城制度与文化的研究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推动中国古都研究的整体观念,加强内地都城与边疆都城之间的比较研究,加强汉族建立的都城与游牧民族建立的都城之间的比较研究,加强不同游牧民族之间都城的比较研究,深入探讨各种不同类型古都的发展过程、文化内涵、社会功能等,于2017年8月13日至16日,在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之际,中国古都学会与内蒙古民族大学联合主办了“中国古都学会2017年年会暨北方民族古都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西安、郑州、太原、安阳、南京、杭州、银川、大同、开封、北京、洛阳等地古都学会以及国内著名高校、科研院所的百余名古都学研究者参加了此次盛会。

    本次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94篇,摘要2篇。主要可以分为四个方面:(一)关于古都以及社会历史发展的理论与方法;(二)古都与城乡社会文化发展的中原视角;(三)古都与城乡社会文化发展的非中原视角;(四)中国古都与城乡社会文化发展的域外参照。

    大会采取大会主题报告形式,共有15场报告。有朱士光《辽五京研究的几点新见》、牛润珍《论中世纪东亚都城制度研究》、韩宾娜《长冈京及日本古都相关问题》、宋立恒《金莲川在金世宗时期的重要地位》、田明《草原第一都-北魏盛乐古城述略》、毛曦《中国大古都标准问题的百年回顾与当代思考》、赵俊强《中国大古都认定的历史反思与制度建构》、潘明娟《汉长安城给排水系统及其启示》、郑永华《试论通州运河与元代以来的南北文化交流》、宋喜信《从开封的北宋佛塔看中国古建史中的学术问题》、商春芳《洛阳道北史家屯村金墓萨满舞蹈图像考》、徐日辉《通辽库伦三大寺创5A级景区的建议》、陈刚《晚清南京的城市景观——基于与的研究》、马维平《从古都大同看北方少数民族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的贡献》、张宪功《形式之都与游动之都:辽代都城的再认识》。主题报告体现了如下目的:(一)突出边疆和游牧民族都城及其文化的研究;(二)中外都城比较及中国古都学理论的研究;(三)其他古都研究新趋向。无论从论文集内容还是报告题目选择上均体现了中国古都研究的世界性、多元性,推动了中国古都研究向多民族、跨国界、多视域、多角度的综合性研究。在研究队伍建设方面,既有前辈学者积极开拓、老树新枝,年轻学者也不断壮大,显示出蓬勃的活力,为中国古都研究的发展注入了新能量。

    最后,是中国古都学会2017年中青年优秀论文奖颁奖活动。为激励中国古都学前瞻性、创新性、科学性的研究成果,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和科研方法的完善和创新,促进中国古都学研究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中国古都学会自2012年以来设立中国古都学会中青年优秀论文评奖活动。学会同仁通过多年努力,学术氛围越加浓厚,学术水平大大提高。本次会议期间共收到参会论文94篇,明确参加评奖论文20篇,其中18篇论文符合参评条件(评奖论文除了要符合评奖要求之外,参与评奖的作者年龄不得超过50岁,且提供完整的身份证信息和明确标注参与评奖字样)。鉴于往年评审时间仓促、工作量大、影响评奖效果等问题,秘书处提前征询学会部分负责人意见,决定本年度评奖工作提前至大会召开前1个月进行匿名评审。工作程序如下:

    其一,秘书处为评审专家办法了电子聘书,明确了评审要求和规定;其二,秘书处对所有参评论文重新编辑处理,重点删除作者姓名、单位等个人信息,并做成pdf格式发送给评审专家;其三,秘书处制作了系统、详细、统一的打分表,作为专家打分依据;最后,秘书处对专家打分结果统计,并将汇总结果提交常务理事会审议,审议通过后在大会闭幕式上公布颁奖。

    通过以上程序,最终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4名,颁发了荣誉证书和奖金。他们分别是:陈刚、韩建华、朱永杰、贾金辉、张永帅、贾强、章永俊、邓玉娜、孙瑜、王兰兰。值得一提的是本年度荣誉证书使用蒙、汉两种文字书写的,很有纪念意义。

    最后,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参会论文中还有一大批符合评奖条件的优秀论文,因为作者没有提出参加评奖申请而受到影响,主要原因在于学会秘书处的宣传工作不到位。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完善评奖细则,完善评审制度,使这一奖项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可。

    科尔沁博物馆,其前身为哲盟博物馆,创立于1975年。馆内历史珍宝展是馆藏文物的精粹展览,它浓缩了北方数千年的文化和历史,讲述了北方游牧文明的发展和变迁。博物馆整体设计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天园地方理念,正立面顶端造型为一轮弯弓,象征着科尔沁蒙古人的称谓。外墙用天然芝麻白花岗岩和深灰色玻璃幕进行装饰,既富有民族特色,又充满现代气息。

    库伦三大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库伦旗驻地库伦镇中部。库伦是17世纪建立的古城。城内依北高南低的斜坡分层建筑有壮观的三大寺:兴源寺、福缘寺、象教寺。库伦旗是清代内蒙古唯一实行政教合一的喇嘛旗,是蒙古族崇尚的宗教“圣地”。兴源寺是旗政教中心,福缘寺为财政中心,象教寺为喇嘛住所。三大寺建筑具有蒙藏汉文化相结合特色,有较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并有深刻的民族文化内涵。

    科尔沁博物馆浓缩了北方数千年的文化和历史、集中展示了北方游牧文明的发展和变迁;库伦旗是清代内蒙古唯一实行政教合一的喇嘛旗,是蒙古族崇尚的宗教“圣地”。库伦三大寺建筑具有蒙藏汉文化相结合特色,有较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并有深刻的民族文化内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