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资料推荐
热门资料
 
阅读内容

中国国家级新区首次落户西北 西安咸阳两大古都加速融合崛起

[日期:2011-09-14 来源: 作者: ]

新华网北京6月14日电(记者倪元锦、吴书光)陕西省省长赵正永13日在北京表示,陕西已编制完成《西咸新区总体规划》,其对西咸新区的定位之一就是引领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战略高地建设的国家级新区。专家认为,西咸新区建设预示着两大千年古都联手打造西部经济高地,此举将为西部大开发带来全新机遇。

西咸新区位于西安、咸阳两市之间的核心地带,具有在空间上起到连接两座城市的独占性作用。新区规划总面积882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为272平方公里,涉及西安、咸阳两市7个县区的89.3万人。

赵正永在国务院新闻办当天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说,继2009年国务院颁布《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加快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建设,着力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之后,去年12月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也明确要求: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进程和西咸新区建设。此举标志着西咸新区建设已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中国社会科学院邹东涛教授说,西咸一体化已实际操作多年,甚至早于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这次公布西咸新区规划,可以说是瓜熟蒂落。“西咸新区建设对整个西部大开发都是极大的鼓舞。”他说。

邹东涛表示,2009年公布的关中-天水经济规划概念新颖,也有一些成就,但涉及两个省份,操作层面难度较大。

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范围包括陕西省西安、铜川、宝鸡、咸阳、渭南、杨凌、商洛部分县和甘肃省天水所辖行政区域,面积7.98万平方公里。2010年,经济区实现生产总值6831亿元,完成城镇固定资产投资5590亿元,分别增长14.5%和28.7%,均高出全国平均水平4.2个百分点。

今年3月份发布的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中国将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其中就包括推动关中—天水等经济区加快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此前,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已实施了十年。

“陕西历来被看作西北地区大开发的领头羊,这次确立西咸新区建设将提升陕西乃至西北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位置。”邹东涛认为,西咸新区建设将是西部大开发“后十年”最大的亮点。

而早在2002年,西安与咸阳就签订了一体化协议书,推进一体化进程,然而囿于行政区划等因素的制约,西咸一体化进程一直不如人意。

“西安和咸阳都是千年帝都,直线距离仅25公里,文化相近,渭河水同源,西咸一体化在历史上就有雏形。”赵正永说,如今成立省级层面的管委会,目的就在于力争通过几年努力,进一步推动西咸一体化实质性进展。

鉴于西咸新区特殊的位置,新区会否承接东部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备受关注。

对此,赵正永承认:“西咸新区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利用新的开发空间来承接东部的先进产业转移。”但他也指出,国家对于环保、节能减排与产业门槛的要求,在东西部都是一致的。为了保证在环保容量的有限空间里面发展,陕西也同样会加强环保建设,加强产业门槛的准入。

陕西省副省长、西咸新区管委会主任江泽林也承诺,在西咸新区建设过程中,除了要保护好农民利益,保护好文化遗产,保护好生态环境之外,将认真调查研究面临的其他问题,具体分析,认真解决。

邹东涛表示,西咸新区处于西安、咸阳两大古都交界处,该地区拥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在下一步实际操作中,完全可以打造文化产业新区、旅游产业新区、教育科研新区等,凸显自身特色。

对于西咸新区的作用,国家发展改革委西部开发司副司长李应明认为,谈西咸新区的作用离不开关中—天水经济区的作用。

李应明说,关中—天水经济区作为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重点经济区,其重要任务之一是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而西安和咸阳在经济区中占有核心地位,因此,西咸新区将是推进西咸一体化,建设国际大都市的重要途径,是落实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重要举措,是推动西部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重点区域。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