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第十届中国(大同)云冈文化艺术节开幕之际
本报评论员
千年古都栉东风,塞上明珠展芳华。以“中国古都·天下大同”为主题的第十届中国(大同)云冈文化艺术节拉开大幕,历史文化名城大同又一次张开热情的怀抱,欢迎八方宾朋。
2011中国·大同国际雕塑双年展、云冈石窟建窟1600年庆典活动暨灵岩寺开光大法会、“2011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毕业生优秀作品展、“两岸三地”佛教文化交流大会等文化盛事相继登场,独具大同特色的大型民俗歌舞《想亲亲》、气势宏大的《天下大同》主题晚会倾情演绎,一系列特色鲜明、异彩纷呈的文化活动纷至沓来,让秋色中的大同一城风光,拥抱客来。
十届节庆活动一路走来,每一届都有新气象,在有力提升城市知名度的同时,也丰富着群众的精神生活,提升着人们的生活质量,锻造着“文化大同”的优秀品质。这背后,是市委、市政府站在大同可持续发展高度的战略抉择,也是全市上下以前所未有的文化自觉,既打经济牌又打文化牌,像挖煤一样挖文化,一步一个脚印坚实前进的结果。
今天,作为人文资源丰厚的中国大古都、中国雕塑之都、历史文化名城,大同已不仅仅满足于向世人展示其城市文化的源远流长,更看重的是把深厚的文化积淀转化为今天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动力,转化为能够为广大群众所享受的文化成果。此次经多方运作,有序筹备,我国首次以雕塑艺术形式命名的“双年展”——2011中国·大同国际雕塑双年展、两岸三地佛教文化交流大会等一系列文化盛事能在我市举办,无疑又是一次依托文化,提升城市形象和市民素质,增进与国内外友人交流与合作,提高大同城市竞争力、知名度、影响力的生动实践。
这是一次机会难得的宏大的艺术盛会。中国雕塑之都2011大同国际雕塑双年展名家荟萃,88位国内外雕塑家的330件参展作品精品云集,将全面展示当今雕塑领域的整体面貌和艺术水准,可谓机会难得,精彩不容错过。
这是一场多姿多彩的文化盛宴。两岸三地佛教文化交流大会广受关注,将吸引20余位国内佛教文化界知名教授、学者,以及来自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地区的高僧百余人莅同,纵论佛教文化,祈福世界大同;我市自主打造、将晋北吹打、耍孩儿、大同数来宝、广灵剪纸等大同地方文化元素悉数囊括的《想亲亲》,宛若一幅浓郁的晋北风情民俗画铺陈开来;《天下大同》主题晚会构思精巧,巨星云集;广场文化活动将点燃群众参与节庆活动的激情,打造群众真正唱主角的姹紫嫣红的万民同乐大舞台……
这也是一次展示我市古都风采的绝佳机会。一个城市文化的内在特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座城市的竞争力。历史文化与现代气息交相辉映的大同,其与众不同的文化气质,是我们引以为荣的城市发展资本之一。以开放的气度、文明的礼仪、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务实的作风,办好这次文化盛事,当好东道主,展示新形象,是我们每个市民的责任。
著名学者冯骥才曾经说过:“经济的发展此起彼伏,文化却是一个永恒不变的增长点。”令人欣喜的是,我市在推动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寻求文化资源与旅游、新技术等行业最佳的结合点,为广大群众创作、生产、引进更多喜闻乐见的精神产品方面,已经迈出了可喜的步伐。相信通过举办像雕塑双年展等高层次、高水准、高品位的文化活动,通过打造云冈文化艺术节等城市文化品牌,大同的活力、魅力、实力、竞争力会与日俱增。弘扬历史文化的深刻内涵,将文化的软实力打造成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硬实力,大同在文化生产力的航线上正振翅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