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资料推荐
热门资料
 
阅读内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长安”主题学术研讨会暨2025市民大讲堂首场报告会成功举行

[日期:2025-05-20 来源: 作者: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和精神家园,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长安”主题学术活动是中国古都学会联合西安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共同申报立项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社科学术社团资助项目(24SGD061)。该项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密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这一核心命题,深入挖掘长安作为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和古都典范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旨在切实履行传播社会科学知识、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使命,使深藏于历史典籍和考古遗迹中的文化瑰宝得以在更广阔的社会空间中绽放光彩,从讲堂走进生活,真正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2025年1月19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长安”主题学术研讨会暨2025“市民大讲堂”首场报告会在陕西师范大学长安校区成功召开。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教授李秉忠,西安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西安市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副主席李博,中国古都学会会长、陕西师范大学国际长安学研究院院长、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萧正洪出席会议并致辞。会议特别邀请陕西师范大学原校长、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赵世超,以及该校历史文化学院萧正洪教授,分别作了题为《长安与长安文化》和《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特点、认识路径与方法》的主旨报告。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西安部分高校社科联及相关专业学者、西安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所属西安古都学会、西安历史地理学会等社会组织共100余人参加了会议。

同日下午的小组研讨分为两个部分。前半场,作为该项目的组织者,中国古都学会会长、陕西师范大学国际长安学研究院院长萧正洪,西安市社会科学院(西安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学会工作处处长、社科联秘书长张嘉宁,分别对项目申报的意义、申报过程、项目推进计划以及工作细节进行了详细说明,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清晰的指导与规划。萧会长表示,项目组所有同仁,都将秉持积极的态度和严谨的学风,精心准备每一堂课。并以长安为基点,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令其在更广阔的空间中得以传播,在全社会各个阶层中得到更广泛的理解与更深刻的认识。让历史上中华民族为推进文明进程而不懈奋斗的精神,真正成为全世界人类进步的宝贵经验和不可替代的参照,为人类文明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后半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长安”项目团队围绕多个关键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和研讨。议题涵盖长安文明与文化的数字化虚拟与再现、长安文化的国际化构想、长安文化与黄河文明及丝路文明的关系、长安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等方面。团队成员积极交换意见,为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多元视角与创新思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长安”社会科学普及系列学术活动,是中国古都学会与西安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共同搭建的学术研究与社科普及融合的桥梁。它不仅是探索校地合作、学术组织和地方智库合作开展学术活动新模式的成功尝试,更是中国古都学会国家级社会智库的智慧结晶与西安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的全新结合。首场学术活动圆满结束后,中国古都学会和西安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将继续推出“市民大讲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长安系列学术讲座”。这一系列讲座旨在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近市民、走近群众,让社会科学普惠于民,为全面提升西安市民的文化素养,为促进城市文明发展进程,提供新的思想智能和新的精神动力,续写长安文化在新时代的华彩篇章。

中国古都学会秘书处供稿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