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资料推荐
热门资料
 
阅读内容

名城会“市长峰会”探讨城市文化发展

[日期:2011-09-14 来源: 作者: ]

21日,来自16个国家的44个城市市长身着云锦服饰,在国博中心团坐成“梅花型”(南京市花),探讨“文化,让城市更精彩”的主题。与会市长们认为:文化,不是城市的“装饰”,也不再只为经济“搭台”;它已经走到城市发展的中心地位,在引领城市未来!

构建“绿色文化”,让河流连接历史与未来

城市因水而兴,人们滨水而居兴起了最早的城市。20日开幕式上,44名市长将取之于他们城市河流的“一瓶水”融汇一起,寓意着本届名城会是“城市文化对话、交流之河”。

河流孕育着人类文明和城市文化。瑞典乌普萨拉一条河流穿过,两岸商贸是城市的经济来源。南京的秦淮河、扬州的大运河,也都是历史上城市发育和兴盛的母亲河。

国内越来越多的城市已经意识到了河流的重要性。南京投资180亿元实施雨污分流,要使市区87条河流清水长流,绿树常青,重现桨声灯影美景。淮安正实施里运河历史文化长廊保护工程;扬州也在市区建成了6公里长的古运河风光带。

与会市长最后签署“宣言”:呵护江河,珍惜每一寸水域,建构“绿色文化”、“低碳社会”,促进城市和自然的和谐。

没有历史文化,城市就“丢了魂”

高楼林立,千城一面,是当下城市发展的“通病”。“为什么我们城市这么‘现代’了,‘块头’这么大了,可走出国门,还是羡慕人家欧洲小城的文化、生态和生活?”——蓦然回首,不少城市察觉到在发展中丢掉了“最珍贵的东西”。

对于文化在城市发展的地位和作用,南京市长季建业有一段精辟阐述:历史文化是城市的DNA、不可再生的宝贵财富;丢弃传统文明,隔断历史文脉,城市的灵魂也会随之丢失。因此,南京十分珍视历史文化保护,除了保护主城三大片历史风貌区,还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2000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非遗基因库,建设各种展览馆、博物馆展示,并培养非遗传人。

长沙市长张剑飞说,文化是城市的根、市民的精神家园。长沙迁出橘子洲2万多人建成免费公园,全面保护岳麓书院和岳麓山,就是让这两片“精神家园”滋养、熏陶城市和市民。

城市建设中,历史文化名城正面临极大挑战。巴黎市长代表艾尔莎说,要利用法律、民间力量留下“城市的昨天”。2006年,巴黎制定了规划保护文件,建筑所有者有履行保护的义务,保护对象新增了5000多处。

城市不能建成“博物馆”,要让传统“活”起来

与会市长们认识到,文化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创新力、驱动力和生命力,成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体现。而如何让城市历史文化渗透于城市现代生活,在保护中发扬和利用?罗马和名古屋市市长都认为,历史文化名城不能成为死气沉沉的“博物馆”,也不应成为只供观瞻的“橱窗”,而应赋予传统以“生命”,让传统“活”起来,融入现代生活。

对于乌普萨拉市来说,河流过去是“贸易”,现在是“生活”:她一面叙述城市过去,一面展示城市未来。现在河两岸建成许多博物馆,搞了餐饮,举办文化节,成了“城市客厅”。而比利时哈赛尔市在利用老厂房发展文化产业上自有一套经验:昔日的磨坊工厂现在是创新型经济中心,成了艺术家和年轻人的乐园。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