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资料推荐
热门资料
 
阅读内容

唐都长安1400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古都长安与世界古都名城比较”分论坛顺利举办

[日期:2018-07-04 来源: 作者:中国古都学会 ]

2018年6月18—19日,由西安市人民政府与陕西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长安与世界对话:唐都长安1400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西安市曲江宾馆举行。三百余位国内外学者汇聚古都西安,以分论坛的形式展开相关研讨。其中,由中国古都学会会长萧正洪教授召集的“古都长安与世界古都名城比较”分论坛,聚焦于古都长安与其他古都名城的历史复原与保护开发,力图解析发掘长安所蕴含的丰富历史文化资源。与会九十多位长期从事古都研究与保护的学者,围绕“古都保护、管理与展示”、“古都研究与城市文化建设”、“长安与世界古都城市比较研究”三个论题,结合自身研究成果,汇报分享学术心得。

“古都保护、管理与展示”议题研讨,由中国古都学会会长萧正洪教授主持,中国社会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家瑶研究员和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牛润珍教授进行了评议。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阙维民教授致力于世界遗产的相关研究,他从遗产的真实性为切入点,对杭州遗产申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证并提出质疑。韩国国立庆州文化财研究所所长李钟勋分析了新罗古都庆州的保护现状及相关制度,报告中讲到的庆州古都保护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西安建筑科技科学建筑学院刘克成教授讲述了隋大兴唐长安城的遗产构成情况,并提出遗产保护规划的相关原则与具体框架。

洛阳市文物局余杰局长、开封市文物局刘顺安局长,分别对洛阳与开封古都保护工作的成就及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杨共乐以中外交流史的独特视角,论述了摩诃兜勒(即马其顿)音乐在西汉长安的传播问题。大同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安大钧,畅谈了在梁(梁思成)罗(罗哲文)古建保护理论指导下的大同古城保护的相关经验。

“古都研究与城市文化建设”议题研讨,由西安文理学院副校长耿占军教授主持,西北大学西北史地所吕卓民教授与安阳市志办陈文道主任进行了评议。西安市政府参事、西安市文物局原局长郑育林先生,长期从事西安文物保护相关工作,他以务实的态度对西安古都遗产保护中的若干问题展开了分析和评述。中共成都市委党校王苹教授及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陈剑研究员,讲述了成都的古都名城建设进程,强调了成都在丝路文化中的重要历史地位。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王岗研究员,谈到了北京古都建设的价值和意义,强调了北京与西安在古都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宁夏大学人文学院杨浣教授回顾并展望了西夏都城兴庆府的研究情况,其中兴庆府的城市格局值得关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刘瑞研究员和何岁利研究员从考古工作的实践出发,对唐长安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存东、西渭桥及东、西市分别进行了论述。韩国国立庆州文化财研究所的李仁淑分析了新罗古都庆州独特的“月城”形态及相关的发掘与利用工作。郑州市文物局任伟先生从考古发现谈到了郑州的城市文化形象建设问题,指出了郑州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和历史地位。

“长安与世界古都城市比较研究”议题研讨,由太原师范学院王尚义教授主持,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侯甬坚教授和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毛曦教授进行评议。韩国圆光大学历史文化学部崔完奎教授从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两方面对百济古都益山进行了全新阐释。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王子今教授论述了唐代乐府诗中对于“咸阳”意象的描述,意在说明这些文学遗存对于秦代历史研究的意义。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杨巨平教授从丝路文明的角度分析了张骞如何将希腊化世界的文明成果传入中国,强调了张骞作为中外交流使者的伟大作用。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牛润珍教授研究了东魏北齐时期邺城的“行”及里坊问题,并以此说明邺城对于唐长安城形制的影响及其在古都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西北大学李健超教授以《一千四百年唐长安城为题》讲述了自己从事唐长安城研究数十年的一些经历与心得。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研究院李令福教授继承以往研究,进一步对隋唐长安城六爻地形进行了说明。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王以欣教授立足于古希腊相关史料,对古巴比伦城的创建过程进行了分析。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姚亦峰教授结合古都南京的相关情况,从地理学理论层面上探讨了古都空间的地理机制。太原师范学院田毅博士通过列举长安、洛阳、开封的等古都的形成过程,分析了都城与流域之间的内在联系。西北大学张永禄教授做了即席发言,他认为唐长安城的建设蕴含着气象恢弘的理念与精神,尤其体现在城市的建制上。

上述议题结束后,萧正洪教授做了论坛总结。在随后的大会闭幕式上,中国古都学会与西安市社会科学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这次论坛以古都长安为中心,共涉及到中外历史上的十五座古都。与会学者们不仅从学术层面上关注并探讨古都的历史复原问题,还从现实意义上就当前古都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传统问题建言献策。此次论坛的意义在于,与会学者通过不同区域之间的比较,就古都学研究及古都遗产保护等问题充分交流了看法,探索了中国古都学的国际化研究趋向,并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学术思考。

阅读: